音乐一直以来都是各大内容平台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。从抖音的热歌挑战和手势舞,到B站的鬼畜视频、网易云的情感评论区,再追溯到2.0时代豆瓣的音乐兴趣图谱,音乐始终是社交内容中具备情绪引导、共鸣扩展和互动机制的强大载体。
对于小红书来说,在策划“烟火生活季·乌鲁木齐站”的过程中,音乐成了连接城市与用户的媒介。尽管“烟火生活季”本身并非专注于音乐,它更侧重城市文化的呈现和生活感的表达,但音乐却成为了揭开乌鲁木齐这座城市魅力的关键要素。
乌鲁木齐从来不是热门的网红打卡地,它常作为人们前往南疆或北疆的中转站,出现在旅游攻略中。当人们讨论新疆时,总是集中在壮丽的自然景观、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辽阔的地理环境,乌鲁木齐却常常被这些标签所掩盖。然而,这座城市并不缺乏鲜明的个性。作为中亚经济文化的枢纽,乌鲁木齐融合了多民族的生活方式,是现代新疆,霹雳舞、说唱、时尚审美与城市化生活方式的交汇点。同时,这也是一个人际关系亲密、公共氛围热烈的城市共同体。
展开剩余84%在深入了解乌鲁木齐的城市气质和本地文化之后,策划团队发现音乐作为这座城市的独特“生活节奏”竟无处不在——无论是在婚礼的现场、夜市的喧嚣,还是出租车的广播中,音乐一直在悄然流淌。
因此,小红书并没有通过传统的文旅推广形式来策划乌鲁木齐站的“烟火生活季”。相反,平台选择通过音乐为触发点,借助婚礼、夜市、街头表演和音乐节等生活场景,重新唤醒城市的节奏,并通过用户的亲身参与和笔记分享,让这种节奏成为感知城市的新入口。从艾福杰尼改编版的《青春舞曲》公共播放,到街头演出、婚礼舞池,再到小红书用户的笔记记录,城市的节拍被激活,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因此更加紧密。
小红书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传播者,它是这场城市文化盛宴的“节拍制造者”。它不仅仅是为了制作一首歌,而是通过呈现乌鲁木齐城市生活中的真实节奏,让这种生活中的音乐得以被看见、听见,并最终引发共鸣。
---
**音乐基因引发的城市节奏**
乌鲁木齐站的“烟火生活季”正是从这座城市的音乐基因出发的。《青春舞曲》并非简单的怀旧金曲,而是一段跨越近百年的文化记忆。这首歌最早由王洛宾在上世纪30年代末采风新疆时,基于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创作,成为了几代人共同的旋律记忆,象征着新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精神。
今年,艾福杰尼对这首歌进行了全新的改编,既保留了其经典旋律,又通过说唱的流畅节奏展现了乌鲁木齐的现代都市风貌。这一版本的《青春舞曲》用节奏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,从巴扎夜市的喧嚣到婚礼舞池的自由舞步,仿佛为乌鲁木齐量身定制的一条Vlog式的时间线,彰显了这座城市的音乐脉动。
更重要的是,这不仅仅是一次音乐改编,它也代表了民意驱动的内容策展。从马俊、黄旭到艾热、那吾克热等新疆说唱艺术家的崛起,新疆的说唱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。小红书并未将《青春舞曲》单纯作为背景音乐,而是赋予它新的生命力,将其设定为整个内容系统中的情绪锚点和时间轴,连接起乌鲁木齐的生活片段。
---
**本地创作者的力量**
小红书在这场策展中的一个重要策略,就是让乌鲁木齐的本地创作者成为主角。在活动的高潮环节——“相当炫民族婚”中,小红书邀请了三位本地音乐人登台,他们以乌鲁木齐的生活者身份,为婚礼注入了节奏和情感。
阿依巴尔·都曼,这位冬不拉演奏家,将新疆的民歌《可爱的一朵玫瑰花》带到了婚礼现场。作为新疆冬不拉音乐的传承人,他的表演不仅让婚礼气氛更加浓烈,也象征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。
另一位本地音乐人AThree阿热丝兰则代表着新疆说唱文化的崛起。他的维吾尔语freestyle为婚礼增添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节奏感,即使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歌词,但音乐本身却形成了情感的共鸣。
此外,艾尼瓦尔江则展现了新疆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,他的作品代表了本地青年的音乐表达与新潮流趋势。
---
**外来创作者与城市的共振**
除了本地创作者,小红书还邀请了外来创作者参与城市的共振。阿肆、曹方以及Matt吕彦良等音乐人以外来者的身份,进入乌鲁木齐的生活中,与这座城市的节奏产生了深刻的共鸣。
阿肆在婚礼现场全身心投入,化身为“高能量E人”,不仅参与舞蹈互动,还以生动的笔记记录了自己与乌鲁木齐城市节奏的融合。曹方则在城市街头体验生活,感叹新疆的风味并将其记录下来。Matt吕彦良则在冬不拉与电子音乐的混搭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节奏,甚至在婚礼现场跳起了舞。
他们的记录和创作,构成了小红书内容生成的核心,不仅让平台的创作者跨越地域的界限,更让外来者与本地文化产生了深度的情感连接。
---
**乌鲁木齐,成为生活的共振场**
与传统的城市营销方式不同,烟火生活季打破了将城市文化符号化和商品化的思维模式。在这一过程中,乌鲁木齐从一个观赏的对象变成了一个生活的共振场。城市不再是游客眼中的表演,而是可以切身感受、自由参与的生活体。
曹方的笔记中写到,“新疆风格不是靠标签,而是靠口感”。在她和其他创作者的镜头下,乌鲁木齐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活气息。城市不再是一个静态的符号,而是一个具有灵魂和节奏的动态存在。
在这一过程中,小红书的社区机制与内容生态发挥了关键作用——它激发了用户的参与和创作,让每个到达乌鲁木齐的人都成为了这座城市生活节奏的一部分。
---
**结语:音乐与城市的共创**
通过音乐的力量,乌鲁木齐这座城市被重新定义。它不再是一个静态的符号,而是一个可以被听见、触碰、共舞的真实生活体。在这个夏天,乌鲁木齐在《青春舞曲》的旋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,而小红书则成为了这一音乐与城市共创的桥梁。
未来,小红书烟火生活季的下一站会是哪里?又会有哪些城市节奏被唤醒?我们充满期待。
发布于:山东省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