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20日至21日,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、首尔中国文化中心、首尔大学文化艺术院联合主办的“光影对话——中韩青年导演短片交流展”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美术馆成功举办。此次活动恰逢全球首个“文明对话国际日”,以十部中韩青年导演创作的短片为载体,搭建起跨越文化差异的对话桥梁,为两国青年电影人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契机。
活动开幕式上,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沈晓刚强调,电影作为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,是观察现实、传递情感、促进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。他指出,本次展映通过中韩青年导演的视角,呈现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个体经验与集体记忆,旨在以影像为纽带,感知彼此的文化温度与精神气质。首尔大学学生处处长罗钟然则表示,两国青年创作者通过影像表达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思想碰撞,展现了电影作为文化媒介的独特力量。
展映环节中,五部中国青年导演作品与五部韩国作品形成鲜明对话。中国导演龚博辰的《困兽犹斗》以现实主义笔触刻画都市青年的生存困境,导演高书的《六月八号下午五点》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捕捉家庭代际关系的微妙张力,而蒋昕贝的《时差》则以超现实手法探讨时间与记忆的错位。韩国导演朴晟濬的《口传童谣的鹤山》将传统童谣与现代叙事结合,黄慧仁的《洞》以心理惊悚风格揭示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,朴世龙的《逃逸速度》则通过科幻设定探讨人类对自由的永恒追寻。这些作品题材广泛,涵盖成长、家庭、社会关怀、心理探索等维度,展现了青年创作者对现实的敏锐洞察与艺术表达的多样性。
展开剩余46%映后交流环节成为活动亮点。中国导演龚博辰、高书、蒋昕贝亲临现场,与韩国观众分享创作背后的真实故事。导演钟鸿鍦与克冉·阿布卡斯木则通过视频连线,与韩国青年影人探讨短片创作中的技术挑战与叙事创新。韩国导演团队亦深入剖析作品主题,如《跳舞的奶奶》导演边昶佑讲述如何通过舞蹈元素展现老年群体的生命力,《蝴蝶故事》导演金遇驻则分享如何以微观视角折射社会变迁。现场观众积极提问,围绕跨文化叙事、技术实现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
活动期间举办的专题论坛以“青年电影的社会责任与跨文化表达”为主题,由韩国导演张珉准主持。中韩青年导演代表聚焦两国电影教育体系差异、产业协作机制及青年扶持政策,提出建立联合创作基金、推动高校交换项目等建议。与会专家指出,短片虽篇幅有限,却能承载深刻的社会观察与人文思考,是青年影人发声的重要窗口。中韩两国在代际关系、城市化进程等议题上的共通性,为跨文化创作提供了天然土壤。
此次交流展不仅为两国青年电影人提供了展示平台,更通过作品互鉴与思想碰撞,为亚洲电影新生态注入活力。正如86358贾家庄短片周策展人徐志鹏所言,期待此次活动成为中韩青年影人的“共感实验”,在差异中寻找共鸣,共同探索电影作为国际语言的无限可能。
发布于:河北省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